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著名经济学家王洛林教授与国经贸系师生交流

作者: 时间:2019-04-30 点击数:

 著名经济学家王洛林教授与国经贸系师生交流

 

2019422日下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洛林教授莅临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并以“中美俄三角关系的形成与演变”为主题进行学术交流座谈活动。学术交流由国经贸系主任彭水军教授主持,何其帼教授、陈焰教授、张明志教授、杨权教授、胡朝霞教授、陈雯教授、陈勇兵教授、林丽清副教授、郑建军副教授、杨曦副教授、武力超副教授等众多国经贸系师生参加了本次座谈活动。

  

王洛林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可以将中美俄三角关系的形成与演变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二战后期(三角关系的萌芽期),王洛林教授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应该是从1941年德国对苏美不宣而战以及日本不宣而战偷袭珍珠港开始的,正因如此一向中立的美国对日、德宣战,这才演变为世界性的大战。而1943年的开罗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与英美这两个大国平起平坐一起开会,这可以说是三角关系的开端。第二个阶段为冷战时期,即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的一段时期,这里王洛林教授对冷战和热战的定义做了详细的区分,并指出70年代以前,中国一边倒的与苏联较好,而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才开始好转。第三个阶段为上世纪90年代,典型的特点是“一超独霸”。第四个阶段为新世纪第一个十年,2001年美国开始遇到麻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三角关系进一步强化。第五个阶段为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这一时期中美俄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一超两强”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此外,王洛林教授对在在场师生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在研究当前形势的时候不仅要做纵向比较还要做横向比较,不仅要对中美俄三个大国进行比较,还要比较研究世界其他大国的情况;第二,对于当前报纸和网络上的国外新闻可以参考但不能完全相信,世界正在发生急剧变化,当前科技的变化必然会带来国际局势和国际关系的变化,要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最后,彭水军教授针对讲座内容提出当前中国应该如何看待欧盟的地位与作用问题。王洛林教授给出了详细的解答,认为当前我们对其他国家的了解程度还不够,特别像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要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加强联系。

 

王洛林教授幽默风趣、鞭辟入里的解说,让在座的师生深受启发,对中美俄三角关系的历史和演变有了新的认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本次讲座。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葛海燕)

Copyright© 2022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厦门大学经济学院N座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lrli@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