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沈丹阳分析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四个“新”,即新机制、新模式、新格局和新优势。一是要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新机制,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高效配置,内外市场深度融合,并且建立起现代市场体系,可以字面解读为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二是要形成经济运行管理的新模式,要按照国际化、法制化的要求,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依法管理开放,建立跟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治协调的机制,要建立健全企业履行主体责任、政府依法监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管理机制,健全对外开放中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体制机制。三是要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过去是沿海沿江沿边开放,现在要体现出全球经济治理格局,同时由自主开放过渡到对等开放。四是要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效益质量为核心,大力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
在演讲的第三部分,沈丹阳进一步阐述了在新体制下我国对外开放的大趋势,他用“更广、更深、更高”对其进行了概括。他认为未来对外开放领域将会持续拓宽,开放的形式、区域、产业和对象这四个方面都将得到新的拓展。第二个趋势是开放更有深度,对外开放将更多触及经济体制、法制建设、发展战略、合作模式等深层次的问题。第三个趋势是对外开放将更有高度,一方面国家将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加快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同时要把对外开放和进一步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结合,使开放本身具备更高水平。另一方面,开放必然越来越看重职责目的。具体来讲就是通过提高就业贡献、提高经济增长贡献、推动经济发展转型、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来提高整个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沈丹阳以其幽默诙谐、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在场多位师生进行了互动,就未来国际经贸系人才培养模式、亚投行建立的意义及影响、我国贸易与投资的关系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讲座结束时,师生均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沈丹阳主任为大家带来的精彩演讲。(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郝艳娜、张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