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张少军、胡洁博士做客“国际经贸青年学者论坛”

作者: 时间:2011-03-25 点击数:

 

 

张少军、胡洁博士做客“国际经贸青年学者论坛”

 

 

2011324,国际经贸系邀请到清华大学博士后张少军博士、西安交通大学胡洁博士参加厦门大学“国际经贸青年学者论坛”。

上午8:00,国际经贸青年学者论坛第48讲在南强二208教室举行,国经贸系彭水军教授主持了此次论坛,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的胡洁博士作了题为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失业分析的报告。陈爱贞副教授以及我系博、硕研究生也参加了此次论坛。

胡洁博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经济地理、贸易自由化和产业聚集等方面的前沿问题。在克鲁格曼的要素移动以及Harris-Todaro的最低工资失业架构的基础上,胡洁博士着眼于新经济地理建构下外资进入的失业问题,她通过建立两国两部门的模型,运用新经济地理研究采用的数值模拟的方法,结果显示在外资引进后本国的失业率有所下降,原因可以解释为规模经济。在其随后的研究中,胡洁博士在前一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要素移动性的假定研究了贸易自由化、产业聚集与失业的问题;并通过改变函数形态的设定,将生产函数扩展到固定替代弹性,对外资、产业聚集与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随后,国经贸系研究生与胡洁博士共同讨论了此类模型对中国制造业的适用性问题,彭水军教授最后给予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

胡洁博士的精彩报告,使在场的同学获得了关于新经济地理这一前沿课题以及研究方法的诸多启示,给大家留下了许多思考的空间,取得了很好的交流效果。

下午16:30,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张少军博士做了“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基于江苏省和广东省数据的经验分析”,本场论坛由国际经贸系陈爱贞副教授主持。

张少军研究认为: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成为了世界工厂,但是就全球价值链而言则一直处于低端地位,国内企业虽然产量大,但附加值小,利润低。张少军博士以这些问题作为导向,探讨了以何种方式加入GVC能够实现产业升级。基于我国中西部的塌陷以及东部地区陷入产业升级困境的现状,他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国内价值链的发展。张少军博士将平新乔等学者之前用于测度GVC的指标——垂直化专业指数用于测度NVC,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广东和江苏两省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建立了联立方程模型,得出了两省GVCNVC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结果。基于实证结果,他给出了中国现在两头在外的产业特征,东部地区在GVC中的低端地位压制了中西部地区以及GVC治理机制等方面的解释。最终的结论是两省的外向型倾向均强于内向型倾向。并得出重视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平衡发展的启示。

随后,参与此次论坛的老师和研究生就中西部产业升级处于被动以及如何构建国内价值链等问题与张少军博士展开的积极深入的讨论,气氛活跃,大家对张少军博士的报告致以热烈的掌声。

至此,国际经贸青年学者论坛4849讲圆满结束。

 

                          国经贸系2010硕 骆时雨

 

 

 

 

 

Copyright© 2022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厦门大学经济学院N座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lrli@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