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郑甘澍教授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环球时报上撰文
批评美国滥用反倾销

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环球时报》于7月29日刊登了我系郑甘澍教授撰写的题为“把反倾销当武器是倒退”的文章。文章指出金融危机后之后,中国的商品成为美国滥用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文章认为中国的出口奇迹,不是靠国家补贴创造出来的,更不是一家家企业舍本强撑着做出来的。中国产品物美价廉,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劳动力相对便宜的比较优势。中国的低成本生产创造了国际大众商品的畅销,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商品民主”。“中国制造”已经深入热衷消费的美国百姓的家庭,物美价廉的各种产品给他们带来了真正的实惠。根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数字,随着中国商品的增多,多种美国商品的零售价格出现了下降。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给美国消费者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实惠。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全球经济同样有着积极的贡献,第三世界的许多穷人一生中穿的第一双鞋就是中国生产的。中国这方面的贡献应受到鼓励而不是打压。
历史证明,反倾销泛滥的国家,往往是自己的经济运行出了问题。现在,美国的一些企业不敢竞争,靠非正常保护来生存,这种局面值得美国有识之士的警醒。美国作为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其企业在金融危机后经营仍然步履维艰,失业率不断上升。为转嫁危机影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又重新抬头。自奥巴马就职以来,美国政府已经对中国产品开展了至少十余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美国在贸易救济调查中不断突破惯例,对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同一涉案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美国还无视中国绝大多数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事实,使用歧视性的替代国价格和外部基准,导致了严重的过度救济。
全球化是一条单行线,是一条不归路。美国从全球化中得到大量好处,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每年给美国节省了约1000亿美元,这远远超过了美国对华实施反倾销的获益,美国应该坚持的是自由贸易而不是保护贸易。美国今天的优势地位,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与之相比。当然,在一些具体领域,美国也遇到了问题。这时的美国应该往前走,而不是倒行,因为倒行只会碰壁。
在反倾销和反补贴问题上,美国应该做的是反思而不是抱怨。应该反思自己的产品为什么这么贵,而不是抱怨中国的产品为何这么便宜。损人不利己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是美国经济的长久之计。
新华网、搜狐网等主流门户网站已转载该篇文章。据悉,该报中英文版在国内外同步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