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王洛林教授做客“国际经贸名人论坛”
9月14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著名经济学家王洛林教授做客“国际经贸名人论坛”。此次论坛以“当前宏观经济与政策”为主题。厦门大学校长助理庄宗明教授,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郑甘澍教授,厦门大学国际经贸系全体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王洛林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宏观经济走势和相关政策。
第一,针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王洛林教授认为相对第一季度,我国2010年第二季度的GDP出现了明显下滑的迹象。这主要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基数问题,由于2009年第一季度基数很低,仅为6.8,因此下降的速度超出了预计;二是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三是中国经济结构本身存在问题。此外,王教授认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正常的现象,但不会直线下降,印证“二次探底”的担忧。
第二,针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王洛林教授指出:我国政府在2008年夏所实施的政策一度偏紧,之后中央放宽经济政策,直到今年年初又适当紧缩政策。关于我国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界、社会学界各持己见。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紧缩政策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的利益会受到削弱;二是造成了我国今年第二季度GDP的增速下滑;三是紧缩的货币政策给地方政府、企业造成了融资方面的困难;四是会影响我国整个经济形势。
另一些经济学家则对紧缩政策持赞成态度。认为刺激经济政策是各国在经济危机发生时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由于未来的资源得到超前使用,这种政策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其次,片面依靠政府采取宽松政策来扩大投资会恶化我国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产生长远的影响。再次,银行大幅度贷款可能出现信用风险、不良资产等一系列问题。最后,宽松的经济政策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对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到底应该紧还是松,王洛林教授主张坚持适当放宽的政策,但要有一定弹性。经济政策不能仅限于调控银行贷款,也可以采取调整税收结构和利息结构等措施。
第三,王洛林教授指出,我们应该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得到一些启示,并认真思考一些问题。如我们应该研究危机,研究反危机措施,“不要浪费危机”;我们应该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搞清楚中国经济目前是否进入了过渡时期。
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后,同学们与王洛林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国际经贸名人论坛”第134讲圆满结束!
国际经贸系研究生 周泓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