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来自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商学院的周章跃教授莅临厦门大学国际经贸系,做了题为“中西思维差异及对经济研究的影响”的讲座。此次讲座在经济学院B302举行,由国际经贸系副系主任林季红教授主持。
周教授从两个方面阐释了中西方思维差异及对经济研究的影响。首先,他以实例为引子,指出中西方之所以出现思维差异,是受文化环境的影响所致。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国家,传递信息的方式比较隐晦;而西方国家大多属于低语境文化国家,人们通过直接的表达和符号传递进行交流。此外,从文化的维度来看,中西方在权力差距、个性、性别角色、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导向指数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长久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其次,周教授指出,思维差异对经济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总结了七个方面的差异,表现为:
国内学者善于研究系统宏观层面的经济问题,而欧美学者更青睐研究具体的问题;国内学者在撰写论文时更多只停留在描述层面上,而欧美学者能深入分析;对于一项经济政策,国内经济学家大多持赞扬态度,很少提出批判性的建议,而国外学者能实事求是,指明经济政策的不足;国内学者表述方式间接,国外学者能直接指出问题;国内学者更多考虑到集体利益,而国外学者更多考虑到个体利益;西方学者一直善于利用定量模型来解决问题,近年来,我国从定性研究到滥用经济模型;在提出解决方案时,国内学者喜欢用“政府应该做什么”,而不能指出“为什么政府应该这样做”,国外学者一般会考虑到市场失灵的问题,优先考虑最重要的政策;此外,国内学者常常提出“政府应该出台某项法律”,而没有考虑到起草文件、出台法律的成本。
在其他方面,如研究创新,国外学者不循常规,提出“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经济学”,而我国学者在这方面有很大欠缺。
讲座结束后,国际经贸系众师生与周教授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整场讲座气氛轻松,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国际经贸系09级硕士 周泓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