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中的反思—从美国次贷危机看现代金融监管”
12月3日晚7点,厦门大学世界经济博士论坛第九讲“金融海啸中的反思—从美国次贷危机看现代金融监管”在经济学院B302举行。报告人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世界经济08级博士研究生高志勇。
金融监管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难题,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级债风波已经引发了全球的金融海啸,这不得不说是美国所推崇“最少的监管就是最好的监管”理念的一种必然结果。作者从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历史变迁出发,结合次贷危机的产生与风险传导机制,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着重对2000-2007年美国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2000年起美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最低点出现在2002年,随后直线攀升。近三年来,储蓄率下降和次贷到期未付率上升正逐渐成为美国金融系统性风险不断攀升的根源。在风险不断聚积和放大的过程中,美国的金融监管效率却不容乐观。虽然这场金融海啸尚未终结,但对我国金融监管带来许多启示,探索适合经济发展的监管制度和模式至关重要。
参与论坛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围绕美国金融监管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涉及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弊端、美国金融监管的效果以及我国未来金融监管的改革方向等方面。
厦门大学世界经济博士论坛坚持自由、灵活、开放的原则,并且所探讨的论题触及当今世界经济热点问题,开办以来吸引了其他院系对世界经济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参与,论坛的后续话题将继续围绕大家所关心的方面展开,敬请关注。(厦门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