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WISE与经济学院国贸系金昊助理教授,和武汉大学经管学院熊琛讲师(WISE 2020届博士毕业生)合作的论文“Fiscal Stress and Monetary Policy Stance in Oil-Exporting Countries”于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在线发表。

该文指出在油价大幅下跌时期,一些石油出口国的汇率与石油价格呈现出很强的负相关性,但在其他时期则不会。为了解释这个时变的非对称相关性,作者构建并估计了一个小型开放经济新凯恩斯模型,将石油收入纳入到了财政预算中,并假设货币政策可以选择是否稳定汇率波动,而财政政策可以选择是否保持债务稳定,且两种政策能够在不同政策区制中进行马尔科夫转换。在使用俄罗斯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后,结果显示平时货币政策会通过稳定汇率来削弱国际石油价格变化对本国经济的冲击,但在石油价格大幅下跌时期,货币政策会允许汇率贬值和通货膨胀上升,通过改变政府支出与收入的相对价值和稀释政府债务实际存量的方式来缓解财政压力。反事实政策模拟发现,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区制转换对于解释石油价格波动对汇率产生的非对称效果具有关键作用,并且显著改变了油价变化对石油出口国经济影响的传导渠道。
该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石油价格波动影响石油出口国经济的机制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为价格决定的财政理论(Fiscal Theory of Price Level)提供了一个现实案例,为验证这一理论增加了新的思路。
金昊,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经济学博士,WISE和经济学院国贸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货币与财政政策协调。论文发表在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
熊琛,WISE 2020届经济学博士,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宏观金融学、国际金融学、财政理论与政策。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
(WISE 许有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