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
暨2007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
议 程 表
10月12日全天 会议代表报到 厦门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10月13日-14日会议安排如下:
一、10月13日上午(克立楼报告厅)
(一)介绍莅会领导和主要嘉宾(司仪:黄梅波教授)
(二)开幕式(上午8:30—9:10)
主持人:庄宗明教授
1.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常设秘书处秘书长、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教授致开幕词
2.厦门大学校领导致欢迎词
3.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施用海会长致词
4.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雷根强教授致词
5.全体会议代表照相纪念(厦门大学嘉庚楼群主楼广场)
(三)第一单元(9:10—10:30,每人发言20分钟)
主持人:林桂军教授
1.主题报告人 国务院学位办 郭新立 副主任
题目:关于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问题
2.主题报告人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 裴长洪 所长
题目:贸易顺差与国际收支平衡
3..主题报告人 商务部研究院 沈丹阳 副院长
题目:国际服务贸易的促进措施
4.提问与讨论(10分钟)
上午茶歇(10:30—10:40)
(四)第二单元(10:40—12:00,每人发言20分钟)
主持人:佟家栋教授
5.主题发言人 John Whalley教授
题目:
6.主题发言人 Joung Yong Lee教授
题目:Fifteen Year's of Trade Relations since the Normal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Korea and China
7.主题发言人 佐佐木信彰 教授 (中文翻译:郑甘澍副教授)
题目:中国经济现状与面临的课题——高速成长的光和影
8.主题发言人 林桂军教授
题目:我国贸易顺差与储蓄/投资结构分析
9.提问与讨论(10分钟)
二、午餐、休息(12:00—13:00)
三、10月13日下午(克立楼报告厅)
(一)第三单元(13:10—14:20,每人发言15分钟)
主持与评论:邓力平教授、唐宜红教授
10.发言人 张为付 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题目: 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1985-2004数据验证
11.发言人 顾国达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题目: 中国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与经济增长——基于BPCG模型的实证分析
12.发言人 彭水军 副教授、博士(厦门大学国际经贸系)
题目: 污染外部性、经济可持续增长与环境政策选择:内生化劳动供给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动态模型
14.发言人 殷晓鹏 副教授(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题目: 全球知识资本和内生增长
15.提问与讨论(10分钟)
(二)第四单元(14:20—15:30,每人发言15分钟)
主持与评论:李坤望教授、黄静波教授
16.发言人 盛 斌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题目: 中间产品贸易对中国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基于工业部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17.发言人 刘海云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题目: 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基于专利授权量的实证
18.发言人 朱钟棣教授(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题目: 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出口模式转换
19.发言人 李铁立教授(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题目: 进口增长对中国产业网络的破坏
20.提问与讨论(10分钟)
(三)第五单元(15:30—16:40,每人发言15分钟)
主持与评论:俞肇熊教授、赵忠秀教授
21.发言人 林季红教授(厦门大学国际经贸系)
题目: 从国际生产非一体化趋势看主流跨国公司理论的局限
22.发言人 洪俊杰博士(对外经贸大学)
题目:Firm Heterogeneity and Location Choice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23.发言人 尹忠明(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题目: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的产业定位分析--基于四川省数据
24.发言人 卢进勇教授(对外经贸大学)
题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潜力分析与趋势预测
25.提问与讨论(10分钟)
(四)第六单元(16:40—18:00,每人发言15分钟)
主持与评论:赵春明教授、李俊江教授
26.发言人 俞肇熊教授(香港城市大学金融与经济系)
题目: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for a Small Open Economy with Tourism
27.发言人 强永昌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题目: 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境外消费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28.发言人 李 瑶博士(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Canada)
题目: Borders and Distance in Knowledge Flows: Dying over Time or Dying with Age?—Evidence from Patent Citation Data (知识传播中的边界效应和距离效应)
29.发言人 韩玉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题目: 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看中国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30.发言人 张顺明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题目: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Variety in New Zealand
31.提问与讨论(10分钟)
欢迎宴会:逸夫楼宴会厅(18:30开始)
四、10月14日上午(克立楼报告厅)
(一)第七单元(8:00—9:10,每人发言15分钟)
主持与评论:谷克鉴教授、郑宝银教授
32.发言人 薛荣久教授(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题目: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展望
33.发言人 张相文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题目:区域一体化组织形态比较研究 -- 一个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视角
34.发言人 成新轩教授(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题目:关于重叠式自由贸易区与多边贸易协议关系的初探
35.发言人 蔡春林研究员(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
题目:衡量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内和区域外贸易指标研究
36.提问与讨论(10分钟)
(二)第八单元(9:10—10:50,每人发言15分钟)
主持与评论:张彬教授、陈飞翔教授
37.发言人 李坤望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题目:Component Trade and China's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38.发言人 赵春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题目: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贸易
39.发言人 余画洋博士(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题目:集群式增长与跨国公司的分包行为
41.发言人 尹显萍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题目: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以工业十一个行业的研究为例
42.发言人 王 健教授(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题目:Development Models, Integration and Benefit Analy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APEC Paperless Trading Development
43.提问与讨论(10分钟)
上午茶歇(10:50——11:00)
(三)第九单元(11:00—12:10,每人发言15分钟)
主持与评论:徐小薇教授、彭 龙教授
44.发言人 汪素芹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题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模式改革
45.发言人 袁其刚教授(山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院)
题目: 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国际比较
46.发言人 沈根荣教授(上海电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题目: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设想
47.发言人 邵学言教授(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题目: 广交会专业实习基地与和谐实践教育模式——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分析
48.提问与讨论(10分钟)
五、10月14日下午(克立楼报告厅、分会场)
(一)第十单元(13:10—14:40,分组讨论)
1.第一组 国际贸易、服务贸易(地点:克立楼报告厅)
召集人:范爱军教授、蒋 瑛教授、黄建军教授
2.第二组 国际投资与区域经济合作(地点: 第二会议室)
召集人:黄汉民教授、刘 克教授、沈 瑶教授
3.第三组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地点:多功能厅)
召集人:冷柏军教授、聂清教授、程春梅教授
(二)第十一单元(14:40—15:25):小组讨论总结发言
主持与评论:葛 赢教授、张亚斌教授
下午茶歇(15:25—15:35)
(三)第十二单元(15:35—17:00,每人8分钟),自由发言
主持与评论:盛 斌教授
(四)选举增补新的常务理事单位(17:00—17:30)
主持人:赵忠秀教授
(五)闭幕式(17:30—18:00,主持人:黄建忠教授)
会议总结与闭幕词:林桂军教授
晚宴:逸夫楼宴会厅(18:30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