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学术   >   学术动态   >   正文

年轻老师的心声——访我系年轻教师周燕

作者: 时间:2007-11-13 点击数:

年轻老师的心声——访我系年轻教师周燕

                                            记者:屠维维

 

记者:老师!您好!想请您谈一下我们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的发展与学生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老师:这个问题可能也是同学们非常关心的。有同学会认为大家在学校只是学习四年,拿到一个证书,接着就离校进入工作岗位;有同学会前往更高的学府继续深造。大家可能会有这样一个误区:系里面举办的各种活动和它的长足发展和学生有一定的脱离。这是不正确的。一方面来讲,我们到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系,都不只是为了一个文凭。重要的是在这四年的人生成长阶段中,要学会对人生目标、人生理想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个感性的认识,这种感性的认识体现在很多方面,而这会对个人自身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你是否参与学校的活动,你是否有关心学校的发展,是否又考虑过你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甚至整个国家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关于自己切身发展的事情,不能觉得与我们联系甚少。另一方面,即使不为了什么目的,用心去感受身边发生的事情也是很重要的。何况这是我们国际经贸系的进步与发展,它的成就与发展奠定了同学们将来起步的平台。

 

记者:您提到过这么一句话:生活怎么着都不容易,还不如坚持理想。请问老师,您内心深处的理想是什么呢?

 

老师:其实理想这个词含义非常广泛,我们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理想。把理想具体化为一种形式,我想这是不正确的。所以不要把将来的理想落实到每一份工作里。很多人在大学的时候就会十分迷茫和忙碌,这些都来自于一种因素:那就是把理想过于明确化。是要去国企做个白领,还是做个工厂的老板,这样的东西对我来讲都不能真正的称之为理想。因为我们一辈子很长,将来的变化非常多,始料未及,就如我们国贸系近两年来的变化就十分显著。所以拿现在的一些经验去断定将来的事情是不合适的。那我个人内心深处的理想就是:在任何时候我对想做的事情都有一个区分:我会挑出自己力所能及最喜欢做的那些,然后坚持把它完成,而其他事情我就会及时的放弃。自身来讲,个人理想就是让生活和工作忠于自我的喜好。

 

记者:最后一个想问老师的问题是您认为怎么样才能有效学习而不枯燥呢?

 

老师:你无论在哪个行业进入什么阶段,就会发现如果想要有效率的学习就必须经过一个枯燥的时期,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可以避免这个阶段,就算是我刚才说到的坚持自己理想和兴趣,也是不能避免的。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意识上有这个高度,去克服逾越它。当然,我们可以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把学习安排的丰富多彩。对于学习,我们首先要澄清一下学习的目的:一定不是为了考试,为了分数。这个很重要。我们小时候会对一些很感兴趣,比如说你制作一项标本,你会在放学后自己去采集很辛苦得去完成。如果你对这个没有兴趣,老师说你把这个做好了会有一个成绩,这两种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最终只会为很想去的事情去努力。所以在学习中要学会取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你不能把精力分散到各个方面把每样事情都做得很好,所以要把时间精力放在感兴趣,并且有一定学习能力的事情上,这时候也许就会让你觉得不太枯燥。比如说现在同学们进入学校之后就有各种纷繁芜杂的事情,从一年级到四年级,BEC、中级会计、报关员等等,况且如今拥有国际资格认证的非常多,但是我觉得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你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准备,但是你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准备,它只是为你将来的就职铺下一个道路吗,那么前景在哪里?其实你自己都还不是很清楚。于是你就会无端的忙碌。所以,首先要把功利性全部去除,用你的心去学习。这样子就能尽量有效,但对于不可避免的枯燥,也一定要努力去克服。

 

Copyright© 2022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厦门大学经济学院N座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lrli@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