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学术   >   系讲座   >   其他系列讲座

著名经济学家王洛林教授与国际经贸系师生座谈交流

作者: 时间:2021-06-16 点击数:


 

2021412日下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洛林教授莅临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并以“黄金储备资产的历史地位、现状与未来”为主题在经济学院A318教室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本次学术交流由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彭水军教授主持,杨权教授、陈焰教授、胡朝霞教授、陈勇兵教授等众多国际经贸系师生参加了本次座谈活动。

王洛林教授这次的交流主题围绕着黄金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展开。首先,王洛林教授指出,黄金具有商品的属性,不仅可以作为家居、建筑和服饰的装饰品,还可以作为医疗用品投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来。其次,得益于黄金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且便于携带的性质,黄金具有货币属性。随着商品贸易的发展,到十九世纪,作为货币的黄金面临着贸易中在国别间流通的问题。由此,王洛林教授展开了对与黄金相关的三个货币体系的介绍。第一个与黄金相关的货币体系是金本位制。金本位制起源于英国,指出黄金具有自由兑换、自由铸造、自由进出口的特征。英国通过将金本位制推行到其当时广大的殖民地,而后世界多国逐渐接受和采用金本位制。但金本位制也具有一些局限性,其中最大的局限性来自于黄金储量的有限性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匹配的矛盾。因此,金本位制面临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美元力量上升,促成了第二个与黄金相关的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诞生。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保证了美元的霸权地位。由于美元危机和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该体系于1971年瓦解。基于牙买加协定的第三个与黄金相关的货币体系于1976年达成,黄金与货币脱钩,承认了货币汇率的自由浮动,黄金走上了非货币化道路。

而后,王洛林教授介绍了黄金的金融属性。目前,很多国家有黄金交易所,黄金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投资产品。此外,黄金还具有储备属性。世界各国将黄金作为外汇储备之一,具有避险功能。王教授指出,根据2021年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黄金储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但黄金作为外汇储备,不应只参考储备量,应结合外汇储备中黄金的比重这一指标来综合分析。

在提问环节,王洛林教授与国际经贸系的师生就作为金融资产的黄金对于平衡国际收支、影响汇率、稳定国民经济和和抑制通货膨胀等方面的作用交流了看法。王洛林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座的师生深受启发。伴随着老师学生们的热烈掌声,此次讲座顺利结束。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周杰)

 

 

Copyright© 2022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厦门大学经济学院N座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lrli@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