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博士论坛第四讲——战岐林、邱小欢博士生主讲
厦门大学国际贸易博士论坛第四讲:“资本市场税收扭曲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以及“生产者服务、内生比较优势与出口贸易”于 5月23日下午3:30在经济学院B302举行。本次论坛由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彭水军教授主持,报告人为国际贸易学专业2008级博士生战岐林、邱小欢,参与论坛的有国际经贸系黄建忠教授、陈焰副教授等老师,以及本系和外系的博士生、硕士生。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内税收对国际贸易有重要影响。从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来看,税收变动会通过价格体系和供求系统影响到进出口状况。从局部均衡分析来看,税收则通过影响投资和要素禀赋改变国际贸易格局。战岐林在一般均衡理论框架下,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税收变动的影响,在局部均衡框架下,通过计量分析和数理模型论证了税收变动的影响,从而得出平均税率降低可以减少中国外贸顺差的结论。
邱小欢从专业化分工角度探讨生产者服务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应。认为,中国要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和贸易结构转换的前提条件便是实现外生比较优势向内生比较优势的转换,而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生产者服务发展能创造内生比较优势,进而影响该国的出口贸易。她以“相对效用价格比”概念及内涵为基础,建立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通过模型推演和实证检验,认为,生产者服务发展是实现由资源投入和出口需求驱动的粗放型增长,到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的集约型增长转变的核心内容。最后,厘清中国生产者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探寻符合国情的推进生产者服务发展的政策空间。
论坛进行过程中,王智煊博士生、陈焰副教授、彭水军教授和黄建忠教授分别对两位博士生论文给予点评,并对论文存在的问题给予了指导和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同时,与会老师和同学也针对论文的部分观点和具体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提出了各自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