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活动   >   其他活动   >   正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全面开展学生培养工作——系主任午餐会制度

作者: 时间:2024-01-02 点击数: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系主任午餐会制度主要是凝聚系骨干师资与本科生定期举办交流活动。系主任午餐会自2022年第二学期开展以来获得了同学们的广泛支持,在全面培养学生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系主任午餐会制度是每学期和各级本科生代表举行座谈会。目的是深入了解同学们所思、所想、所困惑,全面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和其他情况。通过系主任午餐会不仅可以了解同学们对目前学院和系教学工作的反馈信息,也给同学们提供职业规划、学习心得、未来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咨询和解惑。

2023年第二学期,依据惯例,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系组织老师分别与2022/2021/2020级本科生举办系主任午餐会。

20231226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彭水军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主持工作)蒋冠宏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杨曦教授在经济学院A101教室同2022级国经贸系学生代表进行午餐会。


蒋冠宏教授首先介绍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辉煌的历史、本科生培养方案以及优秀的校友资源。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注重本科生培养,相关的活动策划多姿多彩,尤其是前些年举办了很多独具特色系品牌活动,日后会加大开展如英语演讲比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国贸系品牌活动,培养本科生宽口径厚基础,做视野开阔的国贸人。

彭水军教授询问了同学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大学情谊,陪伴成长,鼓励大家走出舒适圈,结识更多朋友,大学的感情是最纯粹的情谊,也鼓励港澳台同学加强联系与大陆同学的沟通交流,更加适应内地的教育方式。同时建议同学们在学校打好基础,志存高远,眼界放宽,全方位培养,提高综合能力,不要只局限于课本,注重知识多元化,不断突破自己,突破舒适圈,不断尝试探索,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日后事业有成后也可以像我们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往届优秀的系友一样为学校,为国家做贡献。

杨曦教授建议同学们在校学习不能只为课堂只为书本,真正学会理解,而不只是为了分数,把经济学的思想逻辑刻在心里,才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对于同学们反映的期中考,学业压力大的问题,鼓励同学们在面对挑战时,有心气,敢啃硬骨头,调整自己面对在学校遇到的各种难题。

对于同学们反映的问题,彭水军老师和蒋冠宏老师鼓励同学们继续深入学习了解诸如长汀艰苦环境,南方之强,办法总比困难多。培养自己自学能力,多看经典文献,学习解决思考问题,注重学业的同时也不要忘记锻炼的重要性。思维要不能只局限于表面,要有深度。老师们一致肯定了我们国贸开放包容,独特。不仅感情深厚,有情怀,并且综合能力强,能适应各种岗位不论是创业、做外贸、去券商投行等亦或是其他岗位我们国贸人都能做到最好。

最后同学们依次从生活、学业、职业规划、课程安排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们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并表示日后会更加重视这些方面的工作,午餐会圆满结束。

师生围坐,交流解惑: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师生午餐会

20231227日,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组织了本科生午餐座谈会。本次午餐会在经济学院A101教室顺利举行。系副主任(主持工作)蒋冠宏教授、李锴副教授、徐扬副教授三位老师与2021级的同学们共进午餐,倾听学生心声,回应学生关切。

餐会伊始,首先同学们轮流进行了自我介绍,氛围也在师生们幽默的话语中变得轻松有趣。蒋冠宏老师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并主动询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和接下来的规划。大家相继提出自己在专业学习与生涯规划上存在的疑问。徐扬老师表示理解大三同学们面临着紧张的课业压力,也面临着升学就业规划的选择,他相信同学们只要经历过这段锤炼,一定会收获成长与喜悦。

面对同学们普遍关注的升学深造的困惑,徐扬老师以自身经历为例与大家进行分享,他谈到大家不要盲目追求时代潮流,也不必被学长姐的经历和建议所束缚,要学会独立思考,然后不断尝试探索和选择,找到真正感兴趣的方向。

李锴老师勉励同学们在做升学深造选择时要“不忘初心”,多思考升学深造的目的,在未来的研究中注重找寻成就感、发挥个人价值;保研的同学要有自己的思考,在科研论文方面,不是盲目追求数量,而是注重自己在科研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蒋冠宏老师建议同学们在选择前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规划,例如选择读硕还是读博,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同学们希望未来选择进入业界工作还是在学术领域潜心研究,人生规划的逐步搭建需要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找准自己的优势,志存高远,在学习中找到感兴趣的领域并进行深入探索。

最后,老师们还表示,如果同学们在学习或科研实习方面有困难,可以多和老师沟通。至此,本次师生午餐会新生专场已接近尾声。本次午餐会为学院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对同学们在学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拉近了师生距离,餐会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期待下次参加。

答疑解惑与职业规划—与大四同学们的午餐会

为增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业和求职方面的困惑诉求,并更好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1228日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主持工作)蒋冠宏老师、闫珺、宋戈老师与大四本科生代表共进午餐。

同学们分享彼此的校园生活、学习状况、毕业去向,同学们畅所欲言,老师们耐心倾听着同学们的发言,针对提出的困惑一一解答。在谈及校园生活时,同学们纷纷反映国贸系氛围良好,同学间和师生间的和睦相处是大学阶段不可多得的美好回忆。蒋冠宏老师对同学们保持和谐友爱的关系非常欣慰,他补充道,大学虽然以学习为本,少不了同龄人之间的竞争,但同窗情也弥足珍贵。同学们还要注重学业、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把视野放宽,让自己全方面、多元化成长。

在学业课程上,有的同学提到小学期课程给暑期实习带来了困难,并希望学院可以在小学期设置实务类的讲座,邀请业界人士开设讲座和交流会。蒋冠宏老师表示,学院开设小学期是为了让同学们在大学期间拓宽视野,接触学科外知识;国贸系也举办了读书会等活动,既能对有意愿深造学术的同学有所帮助,还能使同学们深入了解人文社科的底层逻辑,丰富知识的深度广度。

有同学针对保研后到明年研究生入学的空窗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认为自己在找实习和确定职业规划上还很焦虑。几位老师都用身边的人举例,告诉同学们实习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不要盲目的跟随同龄人的脚步而选择,而是要根据兴趣爱好、技能特长等综合因素来考量,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职发路径。

还有大四同学对于即将着手的毕业论文表达了困惑,认为毕业论文对于以后就业的帮助似乎甚微。闫珺老师对此回答道,撰写的内容可能对毕业后工作的用处不大,但是从写作中获得到独立思考的能力、论述观点的逻辑点是相通的,这也是挖掘自己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另外,很多技能、爱好或者特长对人成长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

会议中还有同学提出一些建议,讨论了如何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师生交流积极性等问题,会议氛围和谐融洽,不时有欢声笑语。最后,几位老师表达了对学生们的美好祝愿。通过本次会议,国贸系师生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同学们心中的困惑得以解决,表现出国贸系老师们对学生们学业和生活上的重视和关心,有助于推动国贸系教学工作和行政工作完善和发展。


供稿:李舒洁,严曼秋、庄奕

审核:蒋冠宏


Copyright© 2022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厦门大学经济学院N座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lrli@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