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首届)国际经贸青年学者论坛”纪实之一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的主题发言正式开始,26日上午的发言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个单元就国际金融危机下国际与国内经济形势、贸易发展进行专题讨论,庄宗明教授主持本单元发言。中国社科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洛林教授介绍了十年来我国与世界的经济形势,并就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今年和明年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几个问题作了详细阐述,总结出我国明年的整体经济形势好于今年,后危机时代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社科院的冯雷教授总结了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表现,对利用外资的条件和作用给予了基本判断,并针对目前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点看法。韩国仁荷大学经济学院院长Joung Yong Lee(李贞庸)教授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韩中两国的贸易变化为题,从六个方面回顾了危机以来韩国的出口贸易以及汉中双边贸易发展情况,总结了韩国今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方向及采取政策,指出中国已成为韩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市场,今后将不断增加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加大服务产品及最终产品的出口。
第二单元主题是关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专题研讨,由社科院荆林波教授主持。南开大学盛斌教授通过理论和建立计量模型对于贸易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中国劳动力就业、劳动力工资、劳动力就业风险三个问题入手,得出了应结合进口与出口贸易看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贸易与技术进步共同发展,提高劳动力教育水平,制定倾向与低技术、非熟练部门的政策等四个政策建议。第二个发言的是来自英国华威(Warwick)大学的Dennis N ay博士,他主要从贸易成本,贸易促进等角度分析了1870年至2000年间世界主要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及中国的贸易成本变动,指出中国自80年代以来贸易成本逐年下降,总结出中国的贸易成本在世界范围内并不高,以及快速发展的经济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第三个发言的是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经贸系黄梅波教授,她从四个方面对超主权货币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作了深入研究,总结出了推行超主权货币方案的方式及国际货币体系走向统一的阶段和途径。
各单元结束后,现场师生积极提问,就目前国内外热点问题对主题内容进行发言讨论,各位主题发言人给予了精辟深刻的解释,与会的广大师生受益匪浅。12月26日上午的主题发言圆满结束。
(国经贸系08硕士 孙娜 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