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09年(首届)国际经贸青年学者论坛纪实报道之四

作者: 时间:2009-12-27 点击数:

2009年(首届)国际经贸青年学者论坛”纪实报道之四

 

 

 

1226下午330分,克立楼1号会议室下半场的国际经贸青年学者论坛主题讨论会在短暂的茶歇之后继续进行。

 

第三个单元是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专题研究。由厦门大学国经贸系林季红教授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曹亮教授共同主持。本单元发言的三位学者分别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钱学锋副教授、南京大学韩剑博士、厦门大学许梅恋博士。近年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研究我国经济增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钱学锋教授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1995-2005年的HS-6位数国际贸易数据,客观描述了中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结构的特征性事实,并得出了中国出口增长主要是沿着集约的边际实现的,其结构调整的方向应尽快实现由集约的边际向扩展的边际转变。紧接着韩剑博士从全球经济失衡、次贷危机爆发等背景出发,分析了我国经常项目约过大的原因,总结出我国经常项目较大不仅取决于国内利率汇率政策,同时也取决于发达国家的利率和汇率政策。最后许梅恋博士就国际分工模式与我国贸易顺差获利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她指出贸易顺差并不等于贸易利益,改善贸易条件的根本在于技术进步,同时不断改善稀缺要素的丰裕程度。

 

第四单元主要是服务贸易领域的专题研究。由南京大学刘恩专教授和台湾淡江大学法学专家林宜男教授共同主持。中国社科院王迎新教授、上海大学殷凤副教授、福州大学庄惠明博士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豪英华博士四位专家学者做了主题发言。王迎新教授与大家共同探讨了文化服务贸易的问题,她对文化服务贸易与文化产业、区域经济及知识产权关系提出的思考值得相关学者继续研究与论证。殷凤副教授对中国服务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做了实证分析。随后庄惠明博士将中国服务业发展与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结合起来分别从横向和纵向角度分析了二者的协同性,总结出中国服务业生产经营对第一、二产业的严重依赖性以及服务业市场化须由内部化发展到外部化的长期过程,使得服务业发展与竞争力提升之间存在较长的协同关系。最后豪英华博士基于美国经济波动跨国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探讨了服务贸易是否能平缓经济冲击这一问题,他得出的结论是服务贸易是平缓经济冲击的重要手段,服务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比例大小以及东道国对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对于服务贸易是否可以成为经济波动的跨国传导机制至关重要。

 

各单元结束时的提问和讨论阶段,点评专家见解鞭辟入里,提问者与回答者观点激烈交锋,整个会场始终保持着严谨而浓厚的学术气氛,使与会师生再一次领略了专家们的思想精髓。

    至此,1226号的国际经贸论坛的主题讨论会圆满结束。

Copyright© 2022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厦门大学经济学院N座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lrli@xmu.edu.cn